-
《中国环境报》:浙江农林大学团队推出碳汇测算方案 43项指标测算碳汇量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王懿祥教授团队日前在编制村级尺度的碳排放碳汇测算方案的基础上,依托无人机遥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通过科学计算得出结论: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半山村已实现“零碳村”目标。“零碳村”是指在村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年碳排放量小于当年的碳汇量。碳排放可理解为村民工作及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温室气体;碳汇是村内的森林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如何测算碳汇量?在王懿祥教授团队提供....
2021-10-13 -
周国模教授团队接受央视采访 科普竹林碳汇知识
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黄金时间播出《中国在行动》节目。浙江省特级专家、我校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林草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国模教授和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施拥军教授接受采访,在节目中科普竹林碳汇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连日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召开,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中央广....
2021-10-13 -
生物质功能材料研究团队指导本科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7级本科生李思源,在生物质功能材料研究团队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IF=9.642,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以竹粉和氯化铵为原料制备氮掺杂水热炭提高其对铬(VI)离子除去能力》(Enhanced removal of Cr(VI) by nitrogen-doped hydrochar prepared from bamboo and ammonium chloride)的研究论文。 论文以竹....
2021-10-08 -
学校多项成果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9月27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我校13项成果获奖,其中主持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获奖成果中,由我校主持完成的“长三角主要绿化树种释放VOCs与吸附PM功能评价及应用”“竹林碳汇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浙江典型脆弱人工林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集约经营竹林土壤提质增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园林植物BVOCs有益功效筛查及景观康养模式构建与示范”“乡村绿道资源要素协同规划....
2021-10-07 -
化材学院傅深渊教授领衔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日前,化材学院林业工程学科傅深渊教授带领胶黏剂与复合材料课题师生团队,攻坚克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连续发表多篇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基于绿色环保理念解决了材料行业的关键难题,受到业界广泛关注。“A Fully Biobased Surface-Functionalized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via Green Self-Assembly toward Fire-Retardant, Strong and Tough Epoxy Biocomposites”于2021年9月16日发表在化学领域期刊《ACS Sustai...
2021-09-23 -
学校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暨培训大会
9月18日,学校举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暨培训大会。校长沈希出席大会并作动员讲话,副校长吴家胜主持大会。沈希对学校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创佳绩予以高度肯定。他指出,基金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充分反映高校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优化学科布局、做强人才队伍、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希望每一位教师尤其是...
2021-09-22 -
学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
9月17日,副校长吴家胜主持召开2021年第三次部门联席会议,听取各单位近期工作汇报,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吴家胜听取了各单位对于前期工作开展及后续工作推进的情况汇报,他认为“十四五”开局良好、起步有力,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希望各单位各司其职、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扎实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2021年的工作任务。他指出,各单位要知势谋局,以登高望远的眼界谋划发展;要视势谋局,以脚踏实地的勤...
2021-09-18 -
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淼一行访问国家重点实验室
9月12日,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淼,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陈涛教授等一行到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调研,林生院院长李彦、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在智能实验楼,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特色,以及在亚热带森林种质创新与繁育方面的研究进展、技术推广应用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等情况。刘淼对实验室的建设成效和在研究特色给予充分肯定,对森林食品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2021-09-13 -
《浙江日报》:浙江农林大学团队推出测算方案—— 是否“零碳村”,“尺子”量一量
村民们的生活一年排放多少温室气体?村里的上万亩毛竹林一年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整个村子一年来排出二氧化碳多,还是吸收的二氧化碳多?……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王懿祥教授团队在编制村级尺度的碳排放碳汇测算方案的基础上,依托无人机遥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通过科学计算得出结论: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半山村已实现“零碳村”目标。“零碳村”是指在村子的行政区域范围内一年的碳排放小于当年度碳汇量。具体来说....
2021-09-10 -
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果研究团队在Food Chemistry发表山核桃研究论文
近日,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果研究团队(黄坚钦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ood Chemistry(IF=7.514)发表了题为“Analysis of lipidomics profile ofCarya cathayensisnuts and lipid dynamic changes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解析了山核桃胚发育过程中油脂及脂质组分的动态变化,系统阐述了脂质类别和脂质分子数目,深入研究了脂肪酸组成,为山核桃健康功能因子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山核桃(Ca...
2021-09-10 -
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生态研究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日,Global Change Biology(IF=10.863)在线刊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生态研究团队题为“Differential effects of altered precipitation regimes on soil carbon cycles in aridvs. humid terrestrial ecosystems”的研究论文。该文阐述了陆地生态系统中干旱区和湿润区土壤碳循环过程(碳输入、库和输出)对降水变化(降水增加或减少)的差异化响应行为。全球变化生态学领域顶级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在全球气候变化...
2021-09-06 -
奋进新时代,做科研路上追梦人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林生院宋新章教授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是我校首次取得这一突出成就。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做好“传帮带”,提升我院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8月26日下午,林生院举办国家杰青宋新章教授科研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郑炳松、学院相关负责人、人事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学院近3年新进青年教师参....
2021-08-31 -
《农村信息报》:年度碳排放碳汇怎么算? 浙农林大科研团队在余杭测得“零碳村”
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年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村里的上万亩毛竹林一年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普通村民能做些什么?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团队在成功编制全国首创村级碳排放碳汇测算方案的基础上,依托无人机遥感技术等科技手段,通过穿竹林、走乡村,科学计算出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据测算,森林覆盖率达91.6%的百丈镇半山村堪称“零碳村”。所谓“零碳村”,就...
2021-08-23 -
新华社:浙江农林大学专家科技赋“碳”农产品,引导公众助力碳中和
近日,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雷笋种植大户林汉良培育出的“天目水果笋”,有了一张新的身份证:碳标签。碳标签上的信息显示:每公斤“天目水果笋”可固碳45.53克,这也证明植种“天目水果笋”就是为碳中和做贡献。林汉良培育出的“天目水果笋”,甘甜爽脆、可去壳生吃,不光口感上佳,还是“固碳高手”。根据浙江农林大学提供的技术测定,“天目水果笋”碳排放值为-45.53g/kg,按目前产量推算,每亩“天目水果笋”每年可固碳237.9...
2021-08-23 -
国家重点实验室竹子研究团队在Food Chemistry发表雷竹笋研究论文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ood Chemistry(IF=7.514)在线发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竹子研究团队题为“Integrative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data provide insightsinto gene networks associated with lignification in postharvest Lei bamboo shoots under low temperatur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低温可能通过直接抑制,或通过诱导茉莉酸合成来间接抑制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进而降低采后雷竹笋木质化来延缓其衰老。竹...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