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资学院在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不同表面功能的生物炭在固定土壤钒并降低其植物有效性方面的潜力尚未被研究。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团队与韩国高丽大学Yong Sik Ok教授、德国Wuppertal大学 Jörg Rinklebe教授合作研究了不同剂量(0、2.5和5%)稻壳和木质生物炭对钒 (3750 mg kg−1)污染土壤(酸性)中钒的分馏、转移和植物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施用高含氧官能团的木质生物炭,在2.5%时可使土壤中水溶性钒降低46%,交换态钒减少32...
2021-07-05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来校作学术报告
6月28日上午,应学校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团队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学术所长朱永官研究员于东湖校区作了题为“"One Health"框架下的土壤健康研究”的学术报告。副校长吴家胜主持报告会,环境与资源学院及其他学院师生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朱永官从“大健康(OneHealth)”概念出发,指出“土壤-植物-人群(动物)”连续体中的土壤健康和微生物循环是实现“大健康”的核心,...
2021-06-30 -
生物质功能材料研究团队指导我校本科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8级本科生李浩哲,在郭建忠教授领衔的生物质功能材料研究团队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IF=7.539,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聚氯乙烯与竹材共水热炭化制备对亚甲基蓝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水热炭材料》(Preparation of hydrochar with high adsorption performance for methylene blue by co-hydrothermal carbonizat...
2021-06-29 -
茉莉花茶产业融合研讨会暨校金华茉莉花茶研究所一周年庆典活动举行
为更好推动浙江茉莉花茶产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生产技术优化和产品研发,6月21日,茉莉花茶产业融合研讨会暨校金华茉莉花茶研究所一周年庆典活动在东湖校区举行。副校长胡祖吉,校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杨黎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茶学与茶文化学院王旭烽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宋传奎教授,金华兰溪市科技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茶叶研究专家出席活动。副校长胡祖吉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
2021-06-26 -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成果获浙江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近日,由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人员吴伟光、顾光同、钱志权、敖贵艳、祁慧博、沈满洪和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季碧勇、陶吉兴、谢秉楼共同撰写的《关于我省率先实现碳中和的时点测算和重点突破》获得浙江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报告分析了我省碳排放重点领域、区域与行业,固碳增汇的关键领域及区域分布,主要观点有:一是通过强力型减排政策与增汇固碳型政策组合,坚持碳减排和增碳汇双管齐下,我省有能力与大部分发达国家....
2021-06-25 -
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共建合作
6月22日,应国家重点实验室、社会合作处邀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姚继军等一行到校开展了交流,并作了题为《质谱科研项目的非标订制化支持》的专题报告,双方围绕资源共享、项目合作、设备订制化研发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社会合作处、设备处等相关负责人,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参加了交流活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对谱育科技公司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双方在业务上有着天然的互补关系...
2021-06-25 -
浙江农林大学金华茉莉花茶研究所一周年庆典活动举行
为更好推动浙江茉莉花茶产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生产技术优化和产品研发,6月21日,茉莉花茶产业融合研讨会暨浙江农林大学金华茉莉花茶研究所一周年庆典活动举行。副校长胡祖吉,校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杨黎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茶学与茶文化学院王旭烽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宋传奎教授,金华兰溪市科技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茶叶研究专家等出席活动。胡祖吉代表学校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他...
2021-06-24 -
校领导带队参加第九届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工作研讨会
6月18-19日,由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处长联谊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工作研讨会在南昌举行,副校长吴家胜、科技处处长柳丹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会议邀请了3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发展地方高校科技管理经验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为高校科研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据悉,自2013年以来,全国地方高校科技...
2021-06-24 -
黄坚钦教授入选浙江省第六批特级专家
日前,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浙江省第六批特级专家名单,我校黄坚钦教授入选。黄坚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主要从事山核桃新品种选育及产量品质形成分子机理研究,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积极服务“三农”,成效显著。他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21-06-24 -
学校多项成果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近日,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议公布了“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由我校主持或参与完成的9项成果获奖。获奖成果中,学校宋厚辉教授主持完成的《生猪全产业链重要危害因子监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张文标教授主持完成的《竹材高效展平及其加工剩余物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和邵清松教授主持完成的《金线莲优异种质创新及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
2021-06-21 -
环资学院邀请知名院士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
6月11日上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柳竞先教授分别为师生作了题为《短期卫星遥感与长周期森林碳循环的矛盾及解决办法》和《植物叶片聚集度对陆地碳水循环模拟的影响》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环资学院相关负责人主持,近100名师生参会。在报告会上,陈镜明以全球碳汇和碳源的几个重要时期为开篇,分析了土壤碳库分布在准确模拟森林碳源汇分布中的关键作用,提出可以通过动态平衡方法对土壤碳库分布进....
2021-06-21 -
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6月1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药材研究团队题为《黄精是解决显性饥饿与隐性饥饿潜力巨大的新兴作物》(Huangjing(Polygonati Rhizom)is an emerging crop with great potential to fight chronic and hidden hunger)的文章,探讨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据联合国《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20》报道,2019年全球仍有近6.9亿人口遭受显性饥饿,占....
2021-06-15 -
国家重点实验室竹子研究团队在竹子成花调控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家重点实验室竹子研究团队在园艺领域国际知名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IF=5.570),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TheSOC1-like geneBoMADS50is associated with the flowering ofBambusa oldhamii》。该研究发现BoMADS50可能是竹子开花重要的正向调控因子,并提出BoMADS50不同SNP功能的保守性和特异性可能导致竹子同时具有成片开花和零星开花的特性。竹子具有独特的开花特性,其开花周期长(可达120年)、开花前没有明....
2021-06-11 -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成果获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肯定性批示
近日,由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李勇华教授撰写的《“云端”开会问一“周”,数字赋能破时空--杭州市临安区人大常委会“云端专题询问周”的做法、成效与价值》获得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肯定性批示。报告分析了“云端专题询问”的产生缘由与做法成效,并指出“云端专题询问”的蕴含价值:一是把人大及其成员的理政职能和履职能力提升到了新水平;二是把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推进到了新阶段;三是为人大的重大事....
2021-06-11 -
“林业碳汇: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选择” 学术报告会顺利进行
6月5日,浙江省特级专家、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国模教授为师生作了《林业碳汇: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选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环境与资源学院相关负责人,近300余名师生参会。在报告会上,周国模教授从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及带来的重大挑战开篇,引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并对碳中和的概念及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碳中和-基....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