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细胞生物学与现代林学国际前沿研讨会举行
10月15日-17日,由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浙江省林学一流学科(A类)联合承办的“植物细胞生物学与现代林学国际前沿研讨会”在我校东湖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外科研院所,以及中科院等国内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副校长胡祖吉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
2019-10-23 -
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咨询会召开
10月18日,工程学院张文标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功能性炭基木质复合装饰材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咨询会召开。加拿大国家林产品创新研究院戴春平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钟明强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赵正平副教授、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王一建教授级高工、浙江农林大学姜志宏教授、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吴水根董事长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学者和行业专家出席会议并作为咨询专家。项目组成员、研...
2019-10-23 -
文法学院召开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动员宣讲会
10月10日下午,文法学院召开了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动员宣讲会,特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作动员部署。学院党委书记朱红东等一行人参加。学院各学科共80多名教师与会。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分析了今年国家基金的立项情况,并对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作了专题辅导。他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是要树立信心积极申报;二是学校对申报项目有激励政策;三是要高度重视文本撰写技巧;四是对学院申报下达了任务,提出了要求。...
2019-10-17 -
农学院召开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暨培训大会
为组织做好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不断提升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质量和水平,10月9日下午,农学院在图书馆小报告厅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暨培训大会。会议邀请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作辅导报告,学院党委书记董杜斌出席大会。学院相关负责人做基金申报动员讲话。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基础性科学研究,在学院及教师科研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提高认识,坚守学术抱负,...
2019-10-17 -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建立研究基地
9月27日,嘉善县大云镇缪家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暨乡村振兴实践高峰论坛在嘉善县大云镇举行。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伟光致辞并作为专家代表在高峰论坛上发言。缪家乡村振兴学院聘请潘伟光院长为特聘专家顾问。中国农村经济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应华莘,嘉兴市乡村振兴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贺学明等来自嘉善和庆元的近百名乡村振兴从业者参加启动仪式。会议举行了浙江...
2019-10-12 -
我校专家在《光明日报》等刊发“三农”发展经验系列理论性文章
近日,我校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顾益康、潘伟光等先后在《光明日报》《浙江日报》《农民日报》刊发系列新中国70年“三农”发展经验总结性理论文章,引起强烈反响。《光明日报》9月5日刊发《统筹城乡成就“大美浙江”》。文章认为,回顾总结70年浙江发展,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走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改革发展之路。浙江发展快主要是农村发展快,浙江搞得活首先是农...
2019-10-12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晓茹教授应邀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
10月10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王晓茹敎授,应邀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作了题为“北方主要针叶树种遗传变异格局的形成和对未来气候响应动态”的专题学术报告。王晓茹以生物学框架性问题为报告的开端,从宏观到微观,分别对遗传分化的形成、自然选择推动适应性演化及适应性调节、基因组检测选择的作用引出对高山松的起源和适应性演化研究。同时对在群体扩张前沿会使突...
2019-10-11 -
浙江大学陈丁江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10月9日,浙江大学“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陈丁江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氮磷非点源污染的滞后效应研究”的学术报告。环境与资源学院6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中,陈丁江教授首先介绍了氮磷非点源污染现状,指出非点源污染治理的关键科学问题是系统解析氮磷非点源污染的滞后效应,通过丰富的国际前沿数据,结合自身的研究结果讲解了氮磷非点源污染的滞后效应的形成原因、定量方法、控制对策等...
2019-10-11 -
刘庆坡研究团队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近日,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刘庆坡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Brandon S. Gaut教授研究团队在玉米基因组进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The genome-wide dynamics of purging during selfing in maize”为题在《Nature Plants》(2018年期刊影响因子13.297)上发表。刘庆坡和Brandon S. Gaut为通讯作者。研究团队利用11个地方品种的六个世代的自交系,探究了自交过程中玉米全基因组遗传...
2019-10-10 -
【礼赞新中国】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奠基开工
9月29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七十华诞、全校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学校举行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奠基仪式,这标志着浙江省属高校首个“国字号”实验室建设工程正式动工,学校科研平台建设进入新阶段。省教育厅副厅长于永明,省林业局巡视员吴鸿,省科技厅副巡视员王桂良,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工委委...
2019-10-08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日前,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浙江农林大学主办的《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为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期刊协会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家展商参加书展,罗马尼亚为主宾国。该展回顾总结我国期刊业70年的光辉历程,全面展示新中国...
2019-09-30 -
《农民日报》: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发酵技术助力农村污水治理
图为郑展望正在乡村指导污水治理技术近日,第九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第三届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联盟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领导专家参观了杭州市临安区指南村农村环境建设后,纷纷为当地创新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提升污水治理成效点赞。在指南村的2号农村污水站点,看着如梯田般跌宕有致的优美站点,以及出口处清澈如许的出水,专家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对污水站的技术和建设赞不绝口...
2019-09-27 -
我校入选首批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一批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入选名单。我校吴家胜教授领衔的“南方特色干果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马中青副教授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为适应新形势对林草科技人才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高层次创新人才在林草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快建立一支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林草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实施林草...
2019-09-17 -
我校获批首个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选结果。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外籍博士后TusharSarker主持的“Chemicalqualityof organic amendment drives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different sized aggregates: Insights from 13C-NMR spectroscopy”项目获得立项,获批经费40万元。这是我校首次获批的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取得了我校在该项目类型上零的突破。本次...
2019-09-12 -
中国新闻网: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团队用科技助力农业土壤污染防治
图为柳丹教授团队在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专家指导很细致很到位,我们能够听得懂做得了,水稻产量也增加了,水稻生产更安全了。”“柳教授的到来,让我们农民富了脑袋,肥了土地,种的更安心。”这两天,在浙江省金华、嘉兴等地,浙江农林大学柳丹教授团队给基层农技干部与种粮大户带去的培训,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点赞。农业要发展,土壤安全最重要。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农...
2019-09-11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