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入选首批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一批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入选名单。我校吴家胜教授领衔的“南方特色干果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马中青副教授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为适应新形势对林草科技人才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高层次创新人才在林草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快建立一支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林草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实施林草...
2019-09-17 -
我校获批首个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选结果。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外籍博士后TusharSarker主持的“Chemicalqualityof organic amendment drives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different sized aggregates: Insights from 13C-NMR spectroscopy”项目获得立项,获批经费40万元。这是我校首次获批的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取得了我校在该项目类型上零的突破。本次...
2019-09-12 -
中国新闻网: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团队用科技助力农业土壤污染防治
图为柳丹教授团队在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专家指导很细致很到位,我们能够听得懂做得了,水稻产量也增加了,水稻生产更安全了。”“柳教授的到来,让我们农民富了脑袋,肥了土地,种的更安心。”这两天,在浙江省金华、嘉兴等地,浙江农林大学柳丹教授团队给基层农技干部与种粮大户带去的培训,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点赞。农业要发展,土壤安全最重要。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农...
2019-09-11 -
体军部青年教师在体育类权威期刊《体育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近日,体军部金晶老师以第一作者和浙江农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运动通过激活卫星细胞功能延缓和改善骨骼肌衰减症的研究进展》发表在体育类权威期刊《体育科学》2019年第8期。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引起增龄性骨骼肌质量、体积、肌力以及身体活动能力的下降。运动可激活衰老机体(人体和动物模型)的卫星细胞,延缓和改善sarcopenia的现状,因而该领域备受体育科学、运动医学和再生医学的高度重视。...
2019-09-11 -
《科技金融时报》:浙江农林大学 入围非洲猪瘟第三方检测单位
近日,笔者从浙江农林大学动物健康检测中心获悉,农业农村部已经与该中心签署协议,委托浙江农林大学承担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检测任务。该校也成为2019年全国高校唯一入围并获得农业农村部指定的非洲猪瘟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范围为浙江范围内的生猪产品和猪肉制品,并且承担了农业农村部下达的浙江省范围内检测任务。据介绍,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
2019-09-06 -
浙江大学教授常杰来校做专题报告
9月2日,浙江大学生态学研究所副所长、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气候变化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常杰教授应邀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模型—从个体到全球”的学术报告”。环资学院4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中,常杰从纯科学与应用科学哪个更重要着眼,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态学中May的种群混沌理论、McArthur的岛屿生物地理学说、Whittacker的“五界系统”、Hamilton的Kin-selection等理论,...
2019-09-05 -
我校承办全国农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近日,全国农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第18次学术研讨会暨农业分会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主办,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我校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所长刘小龙,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贵州省农科院院长赵德刚,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卢向阳,江西农业...
2019-08-31 -
学校组队科技支援天台县石梁镇灾后重建
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后,浙江省天台县石梁镇遭受了较大损失,特别是农业产业,破坏较为严重。我校作为石梁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对口帮扶单位,时刻牵挂着灾后重建工作。8月16日-17日,以社会合作处、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为基础组成科技帮扶服务队,开赴灾区,现场指导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恢复生产。位于天台石梁镇东溪村的新北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1000余亩香榧基地,原本今年就到了成熟期,却受台风影响,大片香榧...
2019-08-19 -
我校57项课题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创历史新高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共有57项课题获批立项资助,立项数较2018年增加6项,增长率12%,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获批重点项目1项,实现了我校连续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资助直接经费总计2628万元,较2018年增加146.5万,增长率6%,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数均创历年新高。从项目类型来看,我校共获批面上项目28项,青年基金26项,联合基金1项,海外...
2019-08-19 -
人民网:专家教授把科技送到灾区 手把手指导农民生产自救
专家们在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蔬菜基地指导抗灾自救。严少君摄倒伏的辣椒、番茄怎么救护?被洪水淹过的茄子还能否正常生长?台风过后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8月13日,在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的浪源、梅大姐等高山蔬菜基地,浙江农林大学的朱祝军、刘兴泉、严少君、祝彪等专家教授,正在向基地里的农民传授科技管护蔬菜的知识,手把手指导当地群众抗台救灾保生产,尽可能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两...
2019-08-17 -
人民网:浙江农林大学吴家森教授团队科技助竹农节本增收超两亿
这两天,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竹农迎来了“科技财神”——浙江农林大学吴家森教授和他的团队。受竹农们的邀请,暑假期间吴家森教授依然忙着为余杭区早竹笋栽培大户开设“笋用竹林施肥与养分精准管理技术”等培训课程,讲授笋用竹林施肥与养分精准管理技术。在培训过程中,吴家森教授根据余杭区早竹笋用林土壤自近三年检测数据与变化,总结了早竹林土壤高氮、高磷、高钾和低pH的“三高一低”特点,对养分精准管理技术进...
2019-08-13 -
《中国绿色时报》:临安山核桃发展有了科学方法
时值南方特有经济树种山核桃的生长关键期,在山核桃主产地——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岛石镇山核桃林里,浙江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教授叶正钱已连续忙碌了好几天。应当地多个山核桃产业合作社负责人的邀请,叶正钱这几天正带着团队成员深入山核桃比较集中的村镇,现场指导林农如何科学栽培山核桃、如何改良山核桃土壤、如何加强山核桃林的管理工作。看到叶正钱又在山核桃林里忙碌,岛石镇政府农办主任高卫龙感动地说:“...
2019-08-08 -
我校8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近日,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公布,我校获批年度一般项目8项。立项数量位列全国林业高校第2位、全国农林高校第3位,为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立项历史新高。从立项项目学科领域来看,管理学4项、社会学2项、应用经济学和中国文学各1项;从立项项目学院分布来看,经济管理学院6项、园林学院和文法学院各1项。去年6月,学校启动2019年度国家社科项目申报工作。科技处等相关部门、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9-07-17 -
吴刚课题组揭示拟南芥年龄依赖型表皮毛发生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植物学知名杂志《New Phytologist》(影响因子7.3)在线发表我校吴刚课题组题为《Age-dependent heteroblastic development of leaf hair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研究揭示了miR156-SPL-miR172-TOE1-GL1途径调控拟南芥叶片表皮毛发生的分子机制,回答了表皮毛为何能够作为拟南芥成年的关键形态学指标的科学问题,该研究成果同时为其它年龄依赖型性状的分子机制解析提供重要参考。植物幼年向成年...
2019-07-15 -
浙江新闻:0.4毫米!浙农林大“最科技”录取通知书今年再升级
7月11日,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在校对、展示2019年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浙江农林大学录取通知书以毛竹为原材料,运用该校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相关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被称为“史上最有科技含量的录取通知书”。今年该校在技术上进一步升级,使“最科技”录取通知书更轻更薄更加环保,耐压耐折更易保存。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从2015年开始使用该款“最科技”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其...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