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沈文辉研究员应邀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
近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IBMP研究所沈文辉研究员应邀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表观遗传与植物生殖发育调控研究”的精彩讲座。沈文辉研究员从大家最熟悉的真核生物染色质基本构成引出话题,组蛋白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调控方式,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染色质的凝聚状态,打开或关闭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其中SDG家族作为组蛋白甲基化的催化酶类,在生...
2019-03-14 -
南京师范大学张金波教授应邀到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学术报告
2月27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张金波教授应邀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作了题为“土壤调配氮素迁移转化的机理”的精彩讲座。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团队蔡延江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中,张金波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近些年来围绕着科学问题“土壤氮转化过程对调控氮去向的作用及其原理、意义”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张金波教授作的报告内容丰富,逻辑性强,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2019-03-13 -
学校绿色农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资质认定
3月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43号公告,我校绿色农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批成为第3批由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农药登记试验单位。通过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资质认证,标志着学校绿色农药协同创新中心在农林用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上具有合法的检测资质,出具的报告可用于农药登记。近年来,学校绿色农药协同创新中心先后承担了973、12.5科技支撑、13.5重点研发、国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9-03-07 -
七院士共同聚焦无膜棉前沿技术
3月2日,由著名棉花遗传育种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体系首席科学家、我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喻树迅院士组织的中国工程院学术活动——新疆无膜棉育种及配套栽培工程前沿技术研究研讨会在海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王汉中、孙九林、张守攻、邹学校、赵春江、喻树迅以及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左家和出席会议。与会院士以及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无膜棉发展的历程、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效,并对无膜棉研究及推广...
2019-03-07 -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项目启动
3月2日,由我校黄坚钦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项目在学校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连志、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聂善明、浙江省林业局巡视员吴鸿以及我校副校长金佩华出席项目启动会。来自国内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项目课题组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王连志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经济林是一项是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最为典型...
2019-03-06 -
理学院召开国家基金申报专家论证会
3月1日,理学院召开了国家基金申报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浙江大学的范杰教授、赵道木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的沈守枫教授做国家基金申报的辅导点评工作。院长周国泉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分数学、化学、光学工程3个小组,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了点评,就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新颖性等方面与申报教师作了互动交流,给予教师们精准、专业的指导,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本次专家论证会,让申报教师受益匪浅,开阔了思路,...
2019-03-05 -
文法学院扎实推进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
日前,文法学院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基本结束。申报工作有效完成,并在申报数量上实现新突破,已达27项。国家社科基金是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重要课题,早在2018年9月初,学院就开始动员组织全院教师积极申报,期间举行过多次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专题指导交流会。分别邀请过上海财经大学蔡守秋、复旦大学蔡基刚、浙江财经大学黎昌抱、浙江大学黄华新、浙江财经大学郭剑鸣等多位知名教授来学院进行课题指导,以提高申报课...
2019-03-05 -
林生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点评会
为了切实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有效提升项目申报质量,2月19日,林生院召开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点评会。会议特邀华南农业大学吴蔼民教授,东北林业大学阎秀峰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梁宗锁教授,我校吴家胜教授、王华森教授等对学院教师项目标书进行点评指导。基金申报辅导点评会采用申报人陈述和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在听取了申报人的汇报后,专家们仔细点评了每位教师的申报材料,就项目申请的选...
2019-02-26 -
园林学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家辅导会
为切实做好学校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1月19日,园林学院组织召开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家辅导会议。受邀专家同济大学王云才教授、浙江大学张焕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付传清副教授、黄山学院余向洋教授、我校农学院崔永一教授以及学院相关领导,科研秘书等四十余名老师参加会议。来访专家分别到各学科分会场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风景园林学科会场,王云才教授从研究方向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的恰当性以及...
2019-02-26 -
《中国绿色时报》:当木材遇到磁性纳米材料
木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在家具制作、家居装修、建筑施工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遗憾的是,天然木材在疏水性、耐久性和耐酸碱性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那么,有没有办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木材各方面的性能,从而提升木材的综合用途和附加值呢?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浙江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王汉伟,在学校金春德、孙庆丰等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将磁性纳米材料与木材结合,研制和构...
2019-02-22 -
《中国绿色时报》:浙江:注干剂防治“松树癌症”获突破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一旦染病,针叶变成黄褐色或红褐色,被老百姓叫作“红树”。最近,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的技术人员在桐庐县横村镇阳山畈村进行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时发现,5年前发现松材线虫病的纯松林内,今年居然一棵“红树”都没有。当地森防人员介绍说,2014年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后,他们在全面清理病枯死松树的基础上,为松林注射了免疫剂6800瓶,基本控制住了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复发。注射“免疫剂.....
2019-02-16 -
《科技日报》:“他们的的确确是我们山里人的财神爷”
浙江农林大学有一个20多人的“干果团队”,其中正教授7位。他们常下乡进村,心甘情愿免费把农业技术“传经”给林农,把帮助农民脱贫当做自己的第一要务。在“干果团队”去过的浙江、安徽、江苏、贵州等地,越来越多的林农感到,“支援钱、支援物,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山核桃是浙江特色的干果,好吃,但树难种:从树苗到结果,约需10年;山核桃树高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且总是长在陡峭的山坡上,很难采摘;此外,成长的土壤...
2019-01-02 -
《科技金融时报》:LTR 反转录转座子在竹亚科广泛分布
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周明兵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 “竹亚科 LTR 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布和增殖模式及对宿主基因组进化的影响”不久前通过了结题验收。据介绍,一个物种的基因组可分为有基因区和非基因区,非基因区常常占了一半以上,但非基因区主要有转座子构成,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是LTR 反转录转座子,LTR 反转录转座子转座会导致基因突变,是促成形态变异和导致生物进化的动力,因此探索其...
2018-12-29 -
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化融合专项重点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浙江省两化融合联合基金(以下简称“两化融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周国模教授主持申报的“城市森林资源智能监测及其生态功能智慧感知研究”项目获立项资助,这是我校首个两化融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周国模教授团队主持的该项目,将紧紧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城市森林资源智能监测与防护关键技术,主要研究非连续分布城市森林资源多尺度智能监测方法、基.....
2018-12-29 -
我校首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下发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立项的通知,我校黄坚钦教授主持申报的“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助,项目总经费4781万,实施周期为5年。这是我校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也我校历史上经费额度最高的单个项目。为突破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提高经济作业产量、产品品质和经.....
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