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生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点评会
为了切实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有效提升项目申报质量,2月19日,林生院召开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点评会。会议特邀华南农业大学吴蔼民教授,东北林业大学阎秀峰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梁宗锁教授,我校吴家胜教授、王华森教授等对学院教师项目标书进行点评指导。基金申报辅导点评会采用申报人陈述和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在听取了申报人的汇报后,专家们仔细点评了每位教师的申报材料,就项目申请的选...
2019-02-26 -
园林学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家辅导会
为切实做好学校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1月19日,园林学院组织召开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家辅导会议。受邀专家同济大学王云才教授、浙江大学张焕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付传清副教授、黄山学院余向洋教授、我校农学院崔永一教授以及学院相关领导,科研秘书等四十余名老师参加会议。来访专家分别到各学科分会场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风景园林学科会场,王云才教授从研究方向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的恰当性以及...
2019-02-26 -
《中国绿色时报》:当木材遇到磁性纳米材料
木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在家具制作、家居装修、建筑施工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遗憾的是,天然木材在疏水性、耐久性和耐酸碱性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那么,有没有办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木材各方面的性能,从而提升木材的综合用途和附加值呢?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浙江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王汉伟,在学校金春德、孙庆丰等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将磁性纳米材料与木材结合,研制和构...
2019-02-22 -
《中国绿色时报》:浙江:注干剂防治“松树癌症”获突破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一旦染病,针叶变成黄褐色或红褐色,被老百姓叫作“红树”。最近,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的技术人员在桐庐县横村镇阳山畈村进行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时发现,5年前发现松材线虫病的纯松林内,今年居然一棵“红树”都没有。当地森防人员介绍说,2014年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后,他们在全面清理病枯死松树的基础上,为松林注射了免疫剂6800瓶,基本控制住了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复发。注射“免疫剂.....
2019-02-16 -
《科技日报》:“他们的的确确是我们山里人的财神爷”
浙江农林大学有一个20多人的“干果团队”,其中正教授7位。他们常下乡进村,心甘情愿免费把农业技术“传经”给林农,把帮助农民脱贫当做自己的第一要务。在“干果团队”去过的浙江、安徽、江苏、贵州等地,越来越多的林农感到,“支援钱、支援物,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山核桃是浙江特色的干果,好吃,但树难种:从树苗到结果,约需10年;山核桃树高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且总是长在陡峭的山坡上,很难采摘;此外,成长的土壤...
2019-01-02 -
《科技金融时报》:LTR 反转录转座子在竹亚科广泛分布
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周明兵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 “竹亚科 LTR 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布和增殖模式及对宿主基因组进化的影响”不久前通过了结题验收。据介绍,一个物种的基因组可分为有基因区和非基因区,非基因区常常占了一半以上,但非基因区主要有转座子构成,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是LTR 反转录转座子,LTR 反转录转座子转座会导致基因突变,是促成形态变异和导致生物进化的动力,因此探索其...
2018-12-29 -
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化融合专项重点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浙江省两化融合联合基金(以下简称“两化融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周国模教授主持申报的“城市森林资源智能监测及其生态功能智慧感知研究”项目获立项资助,这是我校首个两化融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周国模教授团队主持的该项目,将紧紧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城市森林资源智能监测与防护关键技术,主要研究非连续分布城市森林资源多尺度智能监测方法、基.....
2018-12-29 -
我校首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下发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立项的通知,我校黄坚钦教授主持申报的“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助,项目总经费4781万,实施周期为5年。这是我校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也我校历史上经费额度最高的单个项目。为突破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提高经济作业产量、产品品质和经.....
2018-12-24 -
社会科学学者陈华兴、俞伯灵来校讲学
12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华兴教授,《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主编俞伯灵研究员来我院讲学,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参加讲座。陈华兴从生源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意识形态引领等方面作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题报告,认为学科建设最根本的是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四个研究方向有大量可研究的内容,应该以更现实和开放的态度,加强...
2018-12-17 -
傅钢强老师参加国家公园与户外运动国际论坛
12月12日—15日,“2018首届国家公园与户外运动发展国际高层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我部傅钢强等四位老师撰写的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户外运动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研究》被会议录用,并由傅钢强老师作为代表全程参与了论坛。本次论坛从国际视野出发,探讨了国家公园与户外运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SSCI《Leisure Sciences》前主编等外国专家向中国学者介绍了目前国外与国家公园与户外运动管理相关的最新研究。国内...
2018-12-17 -
沈建忠院士来校访问
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教授一行来校访问,校长应义斌会见了沈建忠院士一行。应义斌对沈建忠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特色、科学研究、人才引进等概况,希望沈建忠院士及其团队对我校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给予支持和指导。沈建忠对我校主动对接全国全省战略,为浙江乃至全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为农林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表示赞赏。沈建忠表示,浙江农林大...
2018-12-16 -
我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法治保障”研究成果获省领导批示
近日,省领导对我校姜双林教授主持完成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法治保障”成果作出批示,肯定了项目组在我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置长效法律机制建设研究上取得的成效,并对深化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和期望。受省法学会委托,为了解我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法制保障现状,姜双林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先后赴杭州、临安、温州瑞安等地调研。在充分总结了我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将...
2018-12-11 -
周国模教授出席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并作学术报告
12月2日至14日,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的卡托维兹(Katowice)举行。国内著名林业碳汇研究专家、我校周国模教授应邀出席大会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作学术报告,这也是他连续9年应邀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4日,在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支持和指导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欧洲环境协会、浙江农林大学等机构在“中国角”举办了主题为“多重效益碳汇交易促进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首场边会,周国模应邀.....
2018-12-10 -
我校省基础公益研究项目立项数取得新突破
日前,2019年度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项目立项资助揭晓,我校共有71项课题喜获资助,与上一年相比增加24项,增长率51.1%,立项数位列省属高校第6位。立项数、经费数及立项率均取得新突破。按项目类型看,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杰出青年项目1项,一般项目21项,省基金-青山湖科技城联合基金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20项,学术交流项目2项;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项。按学院分布看,林生院10项,农学.....
2018-12-04 -
《农民日报》:无膜棉向白色污染宣战
不久前,无膜棉现场观摩暨研讨交流活动在美丽的新疆自治区沙雅县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及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全国有关涉农高校的专家学者百余人集聚沙雅,就无膜棉种植技术进行观摩研讨和交流。为解决干旱、寒冷等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农业带来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新疆开始在棉花上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这项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地膜持续使用,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
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