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青山湖科技城结对签约
10 月 31 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场推进会在青山湖科技城西部科创谷召开。我校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核心参与方,与青山湖科技城达成产业平台结对、与浙江美丽人生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市场主体合作协议,标志着实验室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校长、全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家胜出席会议,并围绕实验室建设、成果转化及大走廊创新生态等核心议题作交流...
2025-11-03 -
第二届国际农业机器人创新大会举办
10月18日,第二届国际农业机器人创新大会在青山湖举行。本届大会以“智汇全球,机耘未来”为主题,由浙江农林大学与国际机器人组织联盟(IARA)共同主办。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俄罗斯、西班牙、以色列等国的顶尖专家、行业领袖及产业代表,共同探讨全球农业机器人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副校长徐爱俊致开幕辞,他简要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农业机器人技术是实现精准农业的核心驱动力,更是解决未....
2025-10-23 -
校党政领导调研青山湖科技城 深化校地协同 赋能区域发展
10月2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朱斌、校长吴家胜带队赴青山湖科技城实地考察科创平台建设,就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开展专题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施美红,副校长杨圆华参加调研。城西科创大走廊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施黄凯,临安区委书记杨国正,临安区委常委、青山湖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学超等参加活动。朱斌代表学校对临安区长期以来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与临安是基于价值观....
2025-10-22 -
“井冈霉素+”立体免疫技术引领水稻绿色防控新方向
10月18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免疫激活剂创制与产业化”项目之“新型免疫激活剂田间应用技术创新研发及示范推广”课题现场会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顺利召开。会议由浙江农林大学牵头,开化县农业农村局、浙江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本次会议聚焦“井冈霉素+”立体免疫技术体系在水稻病害绿色防控中的示范成效,旨在推动植物免疫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区域化应用,助力农业生产由“化学防控”向“免疫防...
2025-10-22 -
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大楼结顶
10月21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大楼正式完成主体结构结顶。副校长杨圆华、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院长胡祖吉出席仪式。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建单位代表、林生院领导班子成员、古树名木研究院教师代表参加封顶仪式,共同见证。仪式上,研究院向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各参建单位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后续工程紧紧围绕质量管控与进度安排两大重点,确保大楼如期竣工并交付使用,为古树名木保护科研工作提供坚实....
2025-10-22 -
第二届全国涉农高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论坛在我校召开
10月18日至19日,第二届全国涉农高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论坛在我校召开。会上成立了“全国涉农高校生命科学学院联盟”,并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开幕式上,校长吴家胜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成果。他指出,基础研究是涉农生命科学的战略基石,更是破解全球农业科技“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当前,人工智能正为基础研究带来战略性升级,不仅能加速生命现象解析、缩短科学发现周....
2025-10-22 -
《科技金融时报》:香榧酯具有抗肿瘤、调节神经、抗HIV病毒、抗虫等功效
“香榧酯有望成为推动香榧产业高值化发展的‘金钥匙’,产业化应用潜力巨大。”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宋丽丽表示,基于现有研究,在生物医药延伸方面,结合香榧酯对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抑制作用,药企可布局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性药物研发,开发神经保护药物先导化合物;可研发天然抗菌剂,替代化学防腐剂用于创伤敷料或食品保鲜,契合“减抗”政策趋势。在美妆个护创新方面,可联合冻干技术...
2025-10-14 -
《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外学者齐聚浙农林大,共探“天下第一潮”科学密码
10月8日,2025涌潮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来自中、澳、意、法等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钱塘江涌潮景观保护与价值挖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讨世界涌潮研究的前沿议题与未来方向。从潮水奔涌的自然壮景,到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从生态修复到世界遗产申报,钱塘江的涛声回荡于山海之间,也激荡起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共识。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委员会、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浙江省水利...
2025-10-10 -
林生院黄华宏教授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林生院黄华宏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Cell》(中科院1区,IF=11.6)上发表了题为“InDel variat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C-repeat binding factor family contribute to cold sensitivity inBetula fujianensis”(《序列插入缺失变异和CBF转录因子家族收缩导致闽桦低温敏感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濒危树种闽桦进行近端粒到端粒水平的基因组组装,整合比较基因组学、保护基因组学及分子生....
2025-09-26 -
国家林草植物新品种临安测试站启动筹建
近日,经专家现场考察评估与审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正式印发批复,同意依托学校筹建国家林草植物新品种临安测试站(以下简称“临安测试站”)。临安测试站主要目标是开展梅、木犀属、榧树属等林草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DUS测试)。依托学校林学和风景园林等优势学科,通过高效、规范的DUS测试服务,为新品种选育及权利保护提供权威且可追溯的技术支撑,服务于长三角及南方林草重点区域,助力提....
2025-09-23 -
《科技金融时报》:浙农林大“山核桃产业大脑”入选全国典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公布了“林草信息化领域重点典型案例和优秀典型案例”名单。浙江农林大学“山核桃产业大脑”——数字赋能林草生态治理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临安样板项目,凭借创新性技术应用和显著成效,成功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信息化领域重点典型案例。山核桃是我国浙江等地山区特色优势干果,营养价值高、栽培效益好,在山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山核桃之都”....
2025-09-23 -
学校召开2026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
9月18日,学校举办2026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校长吴家胜出席大会并作动员讲话。各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教师代表以及科技处、文科处等部门职员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吴家胜肯定了学校“十四五”期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2026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作了总体动员部署。他指出,国家基金是学校科研实力的“硬指标”、学科发展的“强引擎”、服务国家战略的“主窗口”,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
2025-09-19 -
《中国科学报》:浙农林大:凭科研成果实力“宠”新生
师生自主研发的“农研呵护”面膜、教师团队开发的山核桃仁、学生团队制作的“会长出树苗”的种子纸、食品类专业学长亲手烤制的饼干与酿造的啤酒、茶学类专业师生研发的抹茶冰淇淋……9月13日是浙江农林大学2025级新生报到日。一进校门,新生们便陆续收到所在学科专业精心准备的“新生礼物”。这些充满仪式感的礼物大多由学院师生自主研发或手工制作,不仅让新生们幸福感满满,更让他们从礼物中直观感受到本专业的科研前景与专业...
2025-09-18 -
学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 推进年度科研重点工作
9月17日,校长吴家胜主持召开科研工作会议,督查推进年度科研目标任务完成进度,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在认真听取了各学院工作汇报后,吴家胜指出,2025年已过大半,亟需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指标,聚力加快突破制约科研发展的短板弱项,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吴家胜针对目前工作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对进一步推进全校科研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责任要实,要明确责任清单,制定务实举措,做到一项一项盯紧落实;二是导向要明,要...
2025-09-18 -
动科动医学院杨永春副教授在《Nature》子刊 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日,动科动医学院杨永春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毕玉海研究员、高福院士,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史卫峰教授合作,在《Nature》旗下微生物学顶级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中科院1区,TOP,IF5=20.7)发表了题为《Genetic diversity of H9N2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poultry across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zoonotic transmi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2019至2023年间我国禽类中优势流行的...
2025-09-18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