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暑期记忆】科技服务篇:将科技的力量送至田间地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浙江农林大学的科研人员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在做好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同时,也主动利用假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今年暑期,虽然高温持续、酷暑难耐,但炎炎夏日并没能阻挡师生科技服务的脚步。他们奔赴农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力量。科技助农,论文....
2024-08-02 -
《科技金融时报》:浙农林大相关研究成果登上国际学术期刊 新型人造树叶可储存太阳能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合成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制造无机碳化物的同时,也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可以说,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能量转换站,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主要能源,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
2024-08-01 -
环资院、碳中和学院周国模教授团队指导本科生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期刊发表论文
近日,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翁子翔,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一区Top,IF5=10.2)上发表题为《雷笋竹加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水足迹》(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carbon and water footprints during processing of Lei bamboo shoots)的研究论文。环资院、碳中和学院周宇峰,周国模教授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陆水琴、程学琨,本科生...
2024-08-01 -
化材学院生物质能源材料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化材学院生物质能源材料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1区Top,IF=13.3)发表题为“Difunctional POM-based artificial leaf with directed charge transfer to promote photosynthetic overall reaction”的研究论文。浙江农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化材学院青年教师李华丰博士、白丽群教授和河南大学马鹏涛教授为通讯作者。人造树叶能源转化技术的发展符合国家提倡的“既要绿水青山,....
2024-08-01 -
王浩在杭州专题调研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加快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全面锻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硬核能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重大任务。近期,省政府聚焦落实好这一重大任务进行专题调研。9日,省长王浩再次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开展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切实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科创服务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浙江特...
2024-07-14 -
数计学院冯海林教授团队在《Information Fusion》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冯海林教授团队论文《Security of target recognition for UAV forestry remote sensing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fusion transformer framework》(基于多源数据融合transformer框架的无人机林业遥感目标识别安全性研究)在《Information Fusion》期刊发表。《Information Fusion》为中科院一区期刊,影响因子18.6,在“Computer 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计算机:人工....
2024-07-13 -
杭州市科技局来校调研交流
7月8日,杭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楼立群率农社处、合作处负责人及我校挂职教师来校调研座谈,副校长吴家胜出席,科技处、环资院、光机电学院负责人参加。吴家胜对楼立群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感谢杭州市科技局多年来对学校发展的倾力支持,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科技发展与校地合作的相关工作情况。楼立群对学校向市科技局选派优秀挂职教师表示感谢,并重点介绍了市科技局农业类项目、创新平台建设及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政策,....
2024-07-08 -
化材学院林业工程学科绿色家居材料团队在《ACS Nano》期刊发表高水平综述论文
7月2日,林业工程学科绿色家居材料团队在国际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中科院1区,IF=15.8)在线发表题为“Efficient Removal of Greenhouse Gases: Machine Learning-Assisted Explor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pace”(机器学习赋能面向温室气体去除的金属有机骨架)的综述论文。第一作者是该团队硕士研究生辛瑞麒,通讯作者为浙江农林大学朱文凯,合作作者包括河南城建学院王超海教授、毛艳丽教授以及昆士兰....
2024-07-07 -
环资院、碳中和学院王懿祥教授团队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王懿祥教授在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Press(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英文林业专著《Forest Management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Recent Innovations and Research Needs》。该书以精装本的形式面向全球发行,并在谷歌电子书店上线和在亚马逊上架,同步进入Springerlink平台数据库。该专著共12章,概述森林生态系统缓解气候变化的备选方案,探讨环境化学与林业之间的关键相....
2024-07-07 -
中国教育在线:浙农林大“最科技”“纯手工”竹制录取通知书出炉
7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以刨切微薄竹为原料制作的2024版“最科技”“纯手工”录取通知书新鲜出炉。今年,该校录取的2024级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将全部收到该版录取通知书。自2015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录取通知书一直以毛竹为原材料,并运用该校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印刷,制作工艺和材料全国独一无二,每年还融入新的专利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相关技术获8项国家专利,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被称为“史上最有科技...
2024-07-07 -
《人民日报》客户端:浙农林大吴学谦团队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造福老百姓
眼下,正值灵芝覆土、三叶青种植的季节。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浙江农林大学的吴学谦教授正在仔细查看林下破土而出的灵芝,以及刚刚抽出嫩芽、与灵芝轮作互作的三叶青种苗。1985年,大学毕业后,吴学谦回到家乡庆元县,投身食用菌与中草药研发。他在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攻关10年,率团队研究总结出花菇形成机理和一整套花菇高棚层架栽培技术,先后合作选育出香菇241-4、庆元9015、菌兴8号等优良品种,并推广成为全国香菇主栽品....
2024-06-28 -
《浙江日报》:山核桃教授“黄金牛”——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黄坚钦30余年奔走山野助果农增收
开栏的话:党旗所指就是战斗方向,民心所盼就是奋斗目标。为充分展示广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人才的良好形象,即日起,本报开设《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专栏,聚焦扎根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讲述勇担使命、奋发有为的鲜活故事,进一步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磅礴力量。60岁的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黄坚钦有很多荣誉和奖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劳动模范、“最美浙江人”,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2024-06-26 -
我校参与完成的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浙江农林大学参与完成的两项成果《楸树和闽楠等乡土珍贵树种育种体系创新与应用》和《农林生物质废弃物气化供热联产电、炭、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童再康教授、张俊红教授参与完成的成果《楸树和闽楠等乡土珍贵树种育种体系创新与应用》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为牵头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为成果第二完成单位。该成果...
2024-06-25 -
《绿色中国》:林下种植“小仙草” 深山建成大产业
正值芒种,恰是灵芝覆土、三叶青种植的季节。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浙江农林大学吴学谦教授在“中国畲药谷”种植基地,仔细查看林下破土而出的灵芝和刚刚抽出嫩芽的三叶青种苗。灵芝、三叶青均系新“浙八味”浙产道地药材和处州本草“丽九味”。灵芝是著名药用真菌,三叶青则为丽水遂昌和景宁畲族民间草本常用药。一种是微生物,一种是藤本植物。是吴教授将两者一起种在中国畲药谷的林下,释放出了“1+1>2”的效应。让科研成果...
2024-06-18 -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院士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6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应邀来校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作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吴家胜主持。胡培松院士以《农业科技创新前沿热点》为题,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形势、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应对新农业科技革命的研发重点等多个方面,以详实的案例对农业科技创新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就面向2030年的农业科学突破机遇及未来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展望。他指出,当前农业科研领域仍然存....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