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5月12日,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胡杰华巡视员一行来校调研杭州市农业农村发展工作,科技处、文科处、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胡杰华指出,根据省委的战略部署,到2025年,浙江要率先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基本建成农业科技创新强省。浙江农林大学作为唯一省属农林类高校,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与人才资源,希望双方立足优势,创新机制,继续深化合作,合力为创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和高质量发...
2022-05-13 -
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锦波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发表学术论文
5月9日,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锦波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Plant ESCRT Protein ALIX Coordinates with Retromer Complex in Regulating Receptor Mediated Sorting of Soluble Vacuolar Proteins”(植物ESCRT复合体组分蛋白ALIX与逆转运复合体协同作用调控可溶性蛋白分选)的研究论文,这也是我校以第一单位在PNAS发表的首篇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ALIX蛋白与逆转运复合体相....
2022-05-11 -
《中国绿色时报》:浙江发布桂花蜡梅梅花生产地方标准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盆栽桂花生产技术规程》《盆栽蜡梅生产技术规程》《盆栽梅花生产技术规程》3项省级地方标准。3项标准的颁布实施,将有助于促进桂花、蜡梅和梅花等传统名花的生产和发展,有利于推进生产良种化、技术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此前,在浙江关于3种花卉盆栽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把控均没有统一标准,导致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销售不畅、经济效益相对...
2022-05-11 -
《中国科学报》:浙农林大科研团队把农林科技送到大山深处
眼下,正是林下灵芝菌木排场覆土和三叶青种苗培育与种植的关键时间节点。一有空,浙江农林大学中药与健康研究所所长吴学谦就带着项目组成员,前往遂昌、庆元等地开展灵芝、三叶青种植技术服务,助力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在浙江丽水,专家们来到当地龙头企业浙江五养堂药业,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开展“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一体质量控制及趁鲜加工”试验方案制定,指导企业推进新厂房灵芝提取、孢子粉破壁生产线设备选型与布局....
2022-05-09 -
精细办公 优化服务 助推科研水平提升
自学校实施《浙江农林大学办公室系统“精细化”工作实施方案》以来,科技处作为机关的服务窗口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力促学校科研水平提升。一、解放思想,提高服务认知作为学校科研管理与服务的职能部门,科技处紧盯国家区域重点战略规划,依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培训办公室工作人员强化服务大局意识,紧跟6大战略重点领域,瞄准短板与差距,并明确办公室人员服务责任清单,制定切实可行的全过程服务督促举措,确保战略、决策....
2022-05-07 -
森林生态学研究团队在New Phytologist 发表气孔导度调控方向研究论文
近日,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生态学团队(李彦教授团队)以长文形式在New Phytologist(IF = 10.151)发表题为“Stomatal opening ratio mediates trait coordinating network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gradi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阐述了树木末端器官(枝条和叶片)功能性状(光合、气孔解剖、气孔功能、叶经济谱和水分相关性状)沿降水梯度带区域分异规律,以及由功能性状相互作用构成的协作网络沿降水梯度带的变异规....
2022-05-06 -
食健学院灵芝三叶青团队深入大山田头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五一劳动节前后,正是林下灵芝菌木排场覆土和三叶青种苗培育与种植的关键时间节点,浙江农林大学中药与健康研究所所长吴学谦教授携团队教师许海顺、徐娟与项目组成员先后到丽水和庆元开展灵芝、三叶青种植技术服务,助力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吴学谦、许海顺、徐娟一行先到了丽水灵芝、三叶青龙头企业五养堂药业,指导五养堂技术人员开展省药监局试点项目“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一体质量控制及趁鲜加工”试验方案制定及庆元....
2022-05-06 -
农学院种子科学与技术团队主持编写的浙江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
近日,在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农学院种子科学与技术团队赵光武教授主持,联合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等单位编写的浙江省地方标准《水稻种子活力测定方法》(DB33/T2462-2022)正式颁布实施。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田间出苗表现,关...
2022-05-06 -
部门联席会议召开
4月29日,副校长吴家胜主持召开分管部门2022年第二次联席会议,梳理工作进展,对标对表加速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吴家胜听取了各单位近期的工作进展汇报,认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大家聚力聚焦年初重点工作,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因素,育新机开新局,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吴家胜结合学校新一轮岗位聘任与人事制度改革,对推进下阶段的重点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彰显特色抓落实,聚焦“打造品牌”强推进,通过...
2022-05-03 -
园林学院花卉遗传育种团队主持编写的3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近日,在浙江省花卉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由我校园林学院赵宏波教授领衔的花卉遗传育种团队主持编写的3项浙江省地方标准《盆栽桂花生产技术规程》(DB33/T 2456—2022)、《盆栽蜡梅生产技术规程》(DB33/T 2457—2022)和《盆栽梅花生产技术规程》(DB33/T 2460—2022)正式颁布实施。桂花、蜡梅和梅花为我国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欣赏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目前我省关于三种花卉盆栽生产....
2022-04-24 -
我校科普教育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科技厅联合下发《关于认定第八批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我校农学院牵头申报的“浙江农林大学科普教育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农林大学科普教育基地以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生物种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平台为载体,以学校植物园、昆虫博物馆等为科普场所,主要面向中小....
2022-04-22 -
《浙江日报》:为森林碳汇开发利用 打造浙江样板
为森林碳汇开发利用打造浙江样板省林业局林业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周国模基于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的现实需要以及我省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丽水市森林碳汇管理局去年底挂牌成立,成为全国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在浙江和全国都有重要意义。“双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词。但是,无论社会、技术如何发展进步,社会系统不可能有纯粹的零碳排放,只能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才能实现严格意义...
2022-04-22 -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何杏仁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
4月20日,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何杏仁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校党委书记沈满洪、校长沈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国模陪同调研。何杏仁对我校近年来的科研工作取得的新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对学校在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她指出,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最具典型示范的一所学校,从刚开始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发展壮大,成为省重点建设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
2022-04-22 -
园艺学院本科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近日,园艺科学学院园艺专业大二本科生何雨瑾以第一作者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发表SCI论文1篇,题为《Research advances in genetic mechanisms of major cucumber diseases resistances》(二区,IF:5.753)。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世界重要的经济蔬菜作物之一,易感染各种常见病原体,包括白粉病(PM),霜霉病(DM)和枯萎病(FM)。在黄瓜育种过程中,鉴定抗病和相关分子标记通常是优先考虑的问题。黄瓜白粉病(PM),...
2022-04-12 -
《中国科学报》:浙江农林大学科技助力梅城古镇水系综合治理工程
人间最美四月天。眼下,正是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古镇最美的季节:整洁的古镇处处鸟语花香、春意黯然,横贯古镇的玉带河清澈见底,随处可见各种鱼虾在水里肆意游动,为古镇增添了一抹春天的灵动。建德市梅城古镇地处杭州市西南部,全镇地域面积154.9平方公里。梅城古镇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城内“两湖一河”的水系格局始于唐代形成于明代,即玉带河连接东、西两大调蓄湖,疏导乌龙山山洪,保障严州府免受洪涝灾害。然而,随着富春江...
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