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 林生院科技小院落户衢州
近日,在杭州余杭召开的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助力乡村振兴会议上,我校林生院参与共建的白及科技小院被授牌,成为全省5家科技小院之一,这也是衢州市首家科技小院。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据悉,白及科技小院立足于乡村产业本身,是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培训“四位一体”,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将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政产学研用”新路径,为农村和农业产业插上科技创新和...
2020-12-23 -
复旦大学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12月18日,复旦大学张士成教授来学院交流,并作了题为“有机固废水热转化资源化和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水热处理技术是有机固废处理和资源化的重要技术之一,尤其是针对高含水有机固废(农林废弃物和餐厨垃圾等),可以作为厌氧发酵预处理手段,也可以独立进行有机固废水热处理资源化和污染控制。张士成教授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有机固废水热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有机固废水热催化转化技术、液相产物分离....
2020-12-23 -
园林学院举办“城乡宜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国际研讨会
12月19日,由国家林草局江南乡村宜居环境保护与利用国家创新联盟、国家林草局南方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办,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城乡宜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国际研讨会召开。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开幕式由园林学院党委书记王欣主持。本次会议以“城乡宜居环境规划与建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等国....
2020-12-21 -
学报编辑部一行赴南京林业大学交流
12月17日,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带队赴南京林业大学期刊编辑部进行交流学习。南京林业大学期刊编辑部主任郑琰燚参加座谈。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学报》的办刊情况。郑琰燚对《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林业工程学报》、《室内设计与装修》、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等5本刊物进行了总体介绍并对申办高起点英文期刊提出了建议。各期刊编辑部负责...
2020-12-21 -
学校与省农科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月17日,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东湖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沈满洪、校长沈希、副校长吴家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劳红武,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林福呈,副院长戚行江出席签约仪式。沈满洪、劳红武分别讲话。沈希、林福呈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沈满洪对省农科院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通报了学校第三次党代会....
2020-12-19 -
国际现代林业青年科学家论举办
12月10日,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现代林业青年科学家论坛”在东湖校区举行,国内外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的近千名师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参与了研讨。副校长沈月琴出席论坛并致辞。 在主论坛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院长王光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Tony Bacic、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王璐博士、美国农业部AndrewGroover研究员等国际知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英文期刊《林业研究》主编卫海荣,《园艺研究》主编程宗明等.....
2020-12-16 -
宁波大学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12月12日上午,应理学院邀请,宁波大学楼森岳教授为我校光学工程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做了题为“非线性方程求解的计算代数方法”的学术报告。非线性方程求解的计算代数方法是一类重要的计算代数方法,它不但拥有复杂的计算方式,深刻的物理数学背景,同时又是一类非线性问题的必要计算方法。楼森岳教授的报告从行波和非线性动力系统出发,结合了自己40年来的潜心研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楼教授团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
2020-12-15 -
我校三位教授入选全球前1.5%科学家
日前,斯坦福大学John P.A. Ioannidis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PLoS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Updated Science-wide Author Databases of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dicators”(18(10): e3000918; 16 Oct. 2020)的文章,公布了全球前10万名科学家榜单,学校Heikki Hänninen、周国泉、戴朝卿三位教授入选。该榜单综合了6个引用指标的打分,从全球近7百万科学家里挑出世界前10万名科学家(百分之1.5),涵盖文、理、工学科等22个领域及1...
2020-12-09 -
张文标教授主持制定《竹炭》系列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我校工程学院张文标教授主持完成的《通用竹炭ISO21626-1: 2020》、《燃料用竹炭 ISO21626-2: 2020》和《净化用竹炭ISO21626-3: 2020》3项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这是我校专家主导制定的首批国际标准,也是我校竹炭领域研究成果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后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竹炭》系列国际标准分别规定了竹炭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分类、理化指标要求、检测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该...
2020-12-09 -
学校召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建设座谈会
12月7日,学校召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建设座谈会,研讨新形势下深入践行生态文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建设的思路与举措。校党委书记、特邀专家沈满洪教授,特邀专家周国模教授、王旭烽教授、孔凡斌教授参加了座谈会并作发言。座谈会由副校长吴家胜主持。沈满洪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生态文明作...
2020-12-09 -
凤凰网:浙江农林大学:高校科技赋能 鱼肉小笼包包出致富路
今年7月底开始,一款爆红新品美食“鱼肉小笼包”,开始逐渐成为浙江千岛湖地区吃货们的新宠:上一屉香喷喷的鱼肉小笼包,皮薄肉多,香浓汁多,一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夹起一个放进嘴里,鱼肉鲜嫩无腥,美味可口。鱼肉小笼包的热销,不仅方便消费者从小包子里品尝到千岛湖有机鱼的味道,也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子。预计全面投产后每年产值超过千万,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批就业增收的新岗位,而且吸引了不少食...
2020-12-09 -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智能感知、无源通信、边缘计算及安全初探学术报告
12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向阳教授应邀来学院作题为《AIOT:智能感知、无源通信、边缘计算及安全初探》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相关负责人主持,该报告吸引了各专业的老师以及研究生参加。李向阳教授介绍了智能物联网(AIoT)这一概念,表示它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各环节的深入融合,已经在很多国家、行业布局应用。而它也面临着智能感知、互联互通、智能计算服务、安全隐私等很多挑战。李向阳教授...
2020-12-09 -
《科技金融时报》:香榧产量和品质如何提升?高校专家持续发力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浙江农林大学吴家胜教授主持的“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分配调控香榧产量和品质的机理”获资助,资助直接经费为273万元。这也是该校连续第四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香榧是我国南方特色干果,其果实营养价值很高,自唐朝以来一直被列为朝廷贡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香榧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历...
2020-12-07 -
园林学院获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突出贡献集体
11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表扬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浙江参展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的通报》(浙政办发函[2020]185号),我校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获评为突出贡献集体,团队成员赵宏波获评突出贡献个人。2019年初,受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事务协调局等单位的委托,我校成立了以园林学院赵宏波、蔡梁峰、徐斌、斯震、陶一舟等教师组成的设计团队,开展中国馆序厅生态墙的设计。团队成员先后前往安吉、富阳以...
2020-12-07 -
我校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下简称“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吴家胜教授主持的“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分配调控香榧产量和品质的机理”喜获资助,资助直接经费为273万元。这标志着我校取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连冠”的优异成绩。香榧是我国南方特色干果,在促进山区农民持续增收和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此项目获批资助是吴家胜教授及其团队长...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