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科技金融时报》:浙农林大开发出系列以竹代塑新产品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9日   作者:

“我们研究生团队研发的竹餐盘、竹吸管和传统的塑料餐盘、塑料吸管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保。我国的竹子资源十分丰富,竹子生长速度快,固碳能力特别强,是可再生资源。推广和使用竹餐盘、竹吸管不仅餐饮更加安全、健康,有助于推进竹产业发展和竹农增收,也是以实际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举措。”说起指导研究生开发出了系列以竹代塑新产品,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的老师王宇对新成品的应用充满期待。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的李俊霆等8名硕士研究生经过2年的研发,成功将竹子加工成“柔性好,强度高”的薄型材料,并投入一次性竹餐盘、竹吸管的中试生产。该技术可有效改善薄型竹材的开裂性,有望提高一次性竹餐盘、竹吸管的产品合格率,相关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以竹代塑”日用品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全球“限塑”“禁塑”政策的发布和我国“以竹代塑”倡议的推行,竹材在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竹产业产值也在持续增长。

然而,竹子壁薄中空且富含营养物质,竹材加工存在工序复杂、利用率低、容易霉变腐朽等问题,导致代塑竹产品价格较高,市场推广难度大。企业迫切需要“降本增效”的竹材加工技术。如何更好地利用竹资源开发出以竹代塑的新产品,成为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师生们的重要研究方向。

2023年,李俊霆跟随导师赴企业调研发现,代塑竹产品存在竹材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等“三低”问题。同时,竹餐盘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开裂和发霉,导致产品合格率仅有85%左右。于是,他立志解决这一产业实际问题,并将之确定为自己的科研攻关重点。

为了改善竹材的柔性和防霉性能,他和研究生同学组成了“竹够自然”团队,开始展开研发探索。两年时间里,李俊霆和他的团队经过数十次的试验,研究发现通过改性聚乳酸可以塑性增强竹材柔韧性。在此基础上,他们聚焦“薄型代塑日用品”这一细分领域,研发了竹材柔性增强和食品级防霉技术。其中柔性增强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薄竹的柔性,相关技术的应用使得薄竹开裂率降低约10%,食品级防霉技术使得竹材霉变率降低约12%,让竹餐盘、竹吸管等系列以竹代塑新产品,在健康安全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2024年11月,经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研究所检测,团队研发的柔性高强微薄符合国家标准GB 4806.1 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的要求,这极大鼓舞了团队的研发信心。此后,研发团队与宁波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进行一次性竹餐盘中试生产,实测发现,产品合格率提高了10%。一次性竹餐盘的模压工艺改进后,产品经浙江峰晖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使用后,反馈较好。在解决产业难题过程中,李俊霆和同学们还先后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篇,申请核心专利4项。

“目前我们开发出的竹餐盘、竹吸管,市场反响很不错,也为我们继续开发出更多以竹代塑新产品增添了信心。下一步,我与团队计划进一步改善竹材性能,提升技术水平,争取扩大柔性薄竹的普适性,解决代塑日用品推广难的产业困境,同时探索更多种类代塑竹产品的开发。”李俊霆说。

http://kjb.zjol.com.cn/html/2025-04/08/content_2863289.htm?div=-1 《科技金融时报》:2025.4.8


关闭

版权2021©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处


地址:浙江·杭州·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联系电话:0571-63804180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