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由我校刘兴泉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粮食收储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洛阳召开。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研究员张树阁、南京财经大学教授鞠兴荣、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江连洲、河南工业大学教授白艳红、浙江大学教授罗自生,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张志刚等出席会议。

张志刚对项目的立项启动表示祝贺。他表示,本项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粮食收储质量提升项目将聚焦粮食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问题,开展粮食产后收储运阶段的减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对粮食“减损增产”起到重大促进作用。他希望项目组提升政治站位,明确职责,加强协同创新,强化结果导向,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推动项目成果落地见效,促进我国在粮食收储运减损及质量提升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刘兴泉教授为咨询专家组颁发聘书,并代表项目组汇报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各课题负责人依次对所承担课题的目标任务、关键科学问题、课题分解及进度安排、研发团队及工作基础、经费预算及效益分析、预期成果及风险分析、已开展工作等方面进行汇报。专家组成员对项目和各课题的实施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项目逻辑性及完整性、标志性目标设计、成果有效性及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收储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奖围绕我国粮食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问题的重大需求,通过粮食田间精准机收、仓储防霉保质、运输智能监管、残次粮食减控及高值化加工利用等关键技术创新,推进相关新装备和新技术的开发,建立粮食产后减损保质增效技术体系,对践行大食物观理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由浙江农林大学刘兴泉教授与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南昌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浙江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农业服务集团黑龙江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天冠科技有限公司,共20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单位一同承担。
项目及课题负责人、骨干成员等60余人参加会议。
(合作处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