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农林大学专家们的技术支持下,我们以往废弃的杭白菊秸秆,现在可以转化为高效绿色饲料,成为湖羊的‘营养大餐’。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还能推动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利用菊花秸秆作为饲料还能提升湖羊肉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说起刚刚成立的“杭白菊秸秆养羊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桐乡市石门镇民丰村的杭白菊种植户、湖羊养殖户纷纷为浙江农林大学专家点赞。
日前,浙江农林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王翀教授、茅慧玲副教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程旺大博士等来到桐乡市石门镇民丰村,落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产学研合作。专家们通过一系列实用技术的指导与科普讲解,围绕现代农业科技的前沿技术展开了深度分享和技术指导,不仅加强了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知和理解,也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速,浙江农林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师生团队一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特别是在湖羊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技术推广,有效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湖羊产业和杭白菊产业是桐乡的特色农业产业,种养产业间的耦合发展模式不仅为农户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内涵。
服务期间,王翀与桐乡市慈善总会、民丰村子阳牧业等三方签约,进一步将前期的研究成果转化,推进杭白菊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工作,重点推进杭白菊秸秆湖羊饲料健康养殖项目成果推广与应用。出席活动的领导专家共同为民丰村授牌,正式建立“杭白菊秸秆养羊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这一授牌仪式标志着科研成果的本地应用进入新阶段,为未来更多农户的科技应用提供了示范。
王翀和茅慧玲为农民们详细讲解了湖羊养殖技术及杭白菊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专家们还分享了智慧养殖与现代农业的新型生产模式,特别是种养一体、水肥一体等集成技术,帮助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智慧养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养殖的精确度和管理效率,不仅优化了生产过程,还有效降低了疾病的传播风险,提升了湖羊养殖的整体效益。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服务,为当地农民带去前沿的科技成果,推动农业科技的普及和产学研结合,为桐乡的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建设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是对农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展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共富中的巨大潜力。”王翀说。
http://kjb.zjol.com.cn/html/2025-02/18/content_2861259.htm?div=-1 《科技金融时报》:2025.2.18